网站首页 > 宣传教育 > 社教活动

两天六校!里耶秦简博物馆“秦文化进校园”活动掀起历史热

       4月2日至3日,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秦简博物馆以“两天覆盖六校”的高效联动模式,走进县内六所中小学开展“秦文化进校园”系列活动。从简牍编连到非遗拓印,从文物修复到趣味竞答,千余名师生在沉浸式课堂中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,掀起了一股秦文化学习热潮。

        课堂上,第四小学和第五小学的学生们摇身一变成为 “秦代小史官”,专注地研究竹简的编连技艺。他们依照古法,将麻绳细致地穿梭于竹片边缘的小孔间,采用上下交叉的编连方式,如同编织历史的经纬,将一片片竹片紧密串联固定。待竹简成型,他们又提笔工整地将 “九九乘法表” 等内容,以古朴苍劲的秦小篆书写其上,在实践中感受千年文明的魅力。

在第二中学和皇仓华鑫学校的非遗拓印课的现场,工作人员详细演示瓦当拓印的“六步法”。先是小心翼翼地清洁瓦当表面,接着将宣纸平整铺展,轻喷水雾让纸张贴合;再以软刷均匀敲打,使纸纹嵌入纹路,随后用拓包蘸墨,由浅入深层层轻拍。同学们早已跃跃欲试,迫不及待上手实操,专注地用拓包蘸墨,细致轻拍,将“二半而一”、云纹瓦当等经典纹样复刻下来。随着一张张宣纸缓缓揭起,古朴精美的“迷你文物”便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,古老技艺在指尖焕发新生。

在思源实验学校和华塘芙蓉学校的“国宝大比拼”活动现场,热烈的氛围弥漫整个场地。学生们分成小组,摩拳擦掌地挑战“文物修复”任务。他们面对散落的仿制秦简拼图碎片,如同考古学家般仔细端详碎片纹路,小心翼翼地拼接,不时交流讨论,力求重现秦简的完整模样。完成修复任务后,抢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,大家争相举手,踊跃揭秘镇馆之宝“迁陵洞庭郡”简牍背后的传奇故事,在知识的碰撞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。

微信图片_20250422110227.jpg

微信图片_20250422113953.png

      活动负责人、博物馆副馆长向沙沙介绍,此次秦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突破传统单校单日模式,首次采用多校同步推进,通过标准化课程包与定制化体验,确保每堂课有干货、有互动、有温度。

      从瓦当拓印的细致到竹简书写的专注,秦简里的文明密码活跃在教学课堂,让年轻一代在“跨时空对话”中悄然接棒文化传承。